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以来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深植绿色沃野,创新金融服务,为地方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截至今年6月末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800亿元,绿色贷款占比35%。
守护青山绿水
润泽和美乡村
走进安吉余村,竹海绿浪翻涌,清溪跃动银波。而如今游人如织的矿坑公园,曾是灰尘漫天的“生态伤疤”。
生机盎然的余村新貌,离不开政策性金融“活水”的持续润泽。2021年起,在农发行浙江省分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,余村生态改造项目逐步建设完成,矿坑涅槃为绿色公园,农房升级成休闲空间,条条道路串联茶山、民宿等多元业态,织就村庄焕新、产业兴旺、村民幸福的“三重锦绣”。如今,“余村样本”已在安吉全县复制推广,成为乡村生态蝶变的典范。
竹乡再兴,关键在于把“废料”变“燃料”。2023年,孝丰镇热电联产项目因资金缺口停滞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创新“废弃竹屑+清洁供能”融资模式,探索出一条“以竹代煤”的绿色转型路。2024年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支持的国内领先光伏储能充换电一体站——安吉绿色低碳综合供能链项目投入运营,构建覆盖全县的“10分钟补能圈”,为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。
为加速绿色项目落地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制定“绿色银行”实施意见,开辟“八优”服务通道,强化省市县三级行联动,大幅提升服务效率。数据显示,2022年以来,截至今年7月末,该分行已累计向生态修复、环保产业、绿色基建等关键领域投放绿色信贷资金近3000亿元。
启动绿色引擎
激活低碳动能
当绿水青山的底色愈发浓郁,如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?农发行浙江省分行构建“生态保护—资金赋能—产业升级—民生反哺”的价值闭环,推动“双碳”目标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。
在杭州淳安千岛湖,14.9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获农发行浙江省分行资金支持后,年固碳量达358万吨,年释放氧气268万吨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天然氧吧”;林下经济同步崛起,浓荫间生长的三叶青、黄精等道地药材,变身富民“绿色药库”,而普通毛竹经深加工,蜕变为精美茶具、高端建材,价值实现数倍增长。
在湖州南浔区善琏镇,“羊光互补”项目同样是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。2022年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为该项目投放4000万元农业科技贷款,创新融合“屋顶光伏+现代养殖”模式:4.4兆瓦光伏设施年均减碳约3970吨(相当于1.4万台家用空调年排放量),项目收益精准反哺乡村,每年带动15个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,惠及农户105户。
推动产业转化
勾勒共富图景生态
“含绿量”正加速转化为百姓“含金量”。2022年以来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以政策性金融为引擎,推动一幅幅绿色产业“富民长卷”在浙江大地铺展。
在兰溪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发放9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建设2000余亩智能温室大棚、96公里产业路网和现代化深加工园区,实现杨梅从“枝头”到“舌尖”全链升级,直接带动200名农民就业,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。
在温州雁荡山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联合当地政府勾勒“仙山—仙水—仙草”共富蓝图:诗画雁山项目系统修复生态本底,依托灵秀山水培育铁皮石斛特色产业,延伸出从生态种植到康养体验的融合价值链。
在遂昌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联合地方落地仙侠湖流域生态价值提升项目,提供3.5亿元贷款支持流域景观改造与水生态修复,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,吸引20余家新兴企业落户。
山水无言,却以蓬勃生机见证改变。未来,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以“服务乡村振兴”为舵、以“助力共同富裕”为帆,书写绿色金融磅礴新篇章。
来源:农村金融时报
浙江省银行业协会
长按二维码关注
长三角微信矩阵
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
江苏省银行业协会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
宁波市银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