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浙商银行深入践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,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与经济特色,创新推出60余款“数智共富贷”定制产品,持续为“强城、兴村、融合”注入强劲金融动能,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山的那边
95后回乡创业当“山大王”
图/工作中的邱黎辉(来源:潮新闻)
95后青年邱黎辉是土生土长的丽水遂昌人,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一头扎进绿水青山,创办了“樨鄉記”生态农庄。100多亩桂花林是他的天然画布,散养的鸡鸭鹅羊是灵动的点缀,一个集吃、游、娱、购于一体的田园梦想正在这里生根发芽。
“樨鄉記”名字背后藏着邱黎辉的深情与抱负:“樨”是桂花,寓意家乡的芬芳;“鄉”字有“郎”,寄托着人才振兴乡村的期盼;“記”则承载着打造百年农庄品牌的雄心。
然而,创业之路并非坦途。最初,父亲满心希望儿子跳出“农门”,对他的选择满是不解。但邱黎辉没有退缩,他坚信扎根乡村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。他精心准备了详实的计划书,请来当村干部的伯父当“说客”,最终用执着和清晰的蓝图打动了父亲。“年代不一样了,成功不是只有一条路。”父亲释然了。
和许多青年创业者一样,流动资金是邱黎辉面临的一道难题。关键时刻,浙商银行丽水遂昌支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,通过“数易贷”产品,为这位95后“新农人”提供了5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。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,让邱黎辉的乡村创业之路走得更加坚定、从容。
海的这边
金融援手托起“浪尖”生计
东海之滨的台州三门县,水产养殖户梅师傅的故事,是金融助力“浪尖”生计的生动注脚。作为浙商银行台州分行“数智共富贷”的集群客户,梅师傅扎根行业十余年,凭借24亩养殖塘,年产出虾蟹贝类超5万斤,为多地海鲜批发商稳定供货。
变故始于去年9月:因早年承包手续不完备,他的养殖场突遭业主强制收回。为保住半成熟期水产,梅师傅被迫以高出市场价30%的租金紧急租赁新塘、重新购置苗种,短短两月耗尽50万元积蓄。雪上加霜的是,此前的合作银行因预判其存在短期风险,通知不再续贷,导致梅师傅流动资金枯竭、贷款逾期,征信五级分类骤降至次级。
危急时刻,浙商银行台州三门支行迅速组建工作组雪中送炭,小企业管户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多次实地走访,核查新塘租赁合规性、评估苗种存活率,结合历年海鲜价格周期数据,科学研判实质风险。基于详实调查,浙商银行台州分行果断定制纾困方案——灵活调整还款期限,使其与水产养殖自然周期匹配,既缓解了梅师傅燃眉之急,更让他重振信心。
方案落地后,该行客户经理持续跟踪梅师傅养殖质量与经营进展,确保帮扶实效。截至今年4月,养殖场经营数据显著提升:雪蛤养殖量突破4万斤,对虾、小白虾共3千斤,青蟹、蛏子等海产品规模同步扩大,年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。
从层峦叠嶂的山区到碧波万顷的海岛,浙商银行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以"善本金融"理念践行普惠使命,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小微血脉。无论是95后“山大王”的回乡创业,还是三门养殖户的“浪尖”重生,浙商银行都以"种田式"陪伴破解融资难题,既解经营"近渴",更助发展"远航"。在浙江共同富裕征程中,浙商银行正用金融温度与专业力量,为小微经营者铺就成长坦途,书写着金融助力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。
来源:浙商银行微讯
浙江省银行业协会
长按二维码关注
长三角微信矩阵
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
江苏省银行业协会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
宁波市银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