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为不断强化银行业从业人员清廉金融文化意识,进一步推动崇廉拒腐入脑入心,打牢思想根基。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在本年度“以学正风 以廉正心”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宣传月期间,组织开展了以“读清廉书籍 扬浩然正气”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活动。各会员单位踊跃参加,积极反馈,现将精选优秀读书心得进行分享,让我们以书会友,乐享阅读,共赴一场书香之约!
《苏东坡传》
▲农业银行杭州城东支行 钱银莉
简 介
一壶酒,一叶舟,一青衣,于钱塘修堤,迁荒苦之地,拾人间清欢。林语堂先生耗时十年之久用笔墨为我们讲述东坡先生历经坎坷、一生节俭、笑对人生、清廉自守,《苏东坡传》中处处可见“从政为官、以廉为首”的廉政思想。
心得体会
一、“斋厨索然,日食杞菊”,解锁“寡欲密码”
在林语堂笔下,东坡先生是一个生活简朴、节俭自持的人。在密州任职期间常常厨房空空然也,求杞菊充饥,《苏轼文集》和《超然台记》文中也多次提及“斋厨索然,日食杞菊”,可见其生活之清贫、为官之清廉。他始终以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”的忧患之心要求自己的一思一念,心怀“淡泊之心”看世界,以平凡姿态踏踏实实干事,坦坦荡荡交友,清清白白做人,不被欲望蒙蔽双眼,筑牢拒腐防变的“灵魂工程”。
二、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,解锁“自律密码”
舍弃的是暂时拥有,取得的是一生清流,苏东坡一身正气、铁骨铮铮,“一毫莫取”充分表达了苏轼对金钱和物质财富的立场和态度。在《苏东坡传》中可见其用“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”的谨慎之心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。有人说多数腐化都是受了外因的影响。非也!一个人能否清廉自律,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。我们要在自净中清醒、在清醒中自控、在自控中修身,做一个手脚干净、内心清明的人。
三、人间有味是清欢,解锁“守心密码”
在《苏东坡传》中东坡先生经历了从“荣华轩冕”走向“竹杖芒鞋”,“宫楼台宇”到“烟雨蓑衣”,从“浮名虚利”到“种地酿酒”的变迁。花影阑珊处,人间清欢时,“乌台诗案”后苏先生抛开了一切无奈与烦恼追求本心,把烦心琐事沉入滚滚波涛之中。最是初心能致远,我们要始终以“凡心所向,素履所往”的心态面对工作,不搞“花架子”、不做“形象工程”,切实做到扑下身子“沾上泥土”,时常叩问初心、重温初心、守护初心。以心中的晴朗,笑对人生的风雨,将“失意人生”变为“诗意人生”。浮华褪尽,让我们始终保持守稳如磐的初心,一起向未来。
《纪律故事会》
▲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 邱亚萍
简 介
《纪律故事会》从纲领中的纪律密码,到党章中的纪律条例;从经济管理中的反腐规章,到组织管理中的政治纪律;从战争年代的纪律严明,到改革开放的惩治腐败……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纪律故事。
心得体会
严明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一把“戒尺”,是行为规范的钢铁“长城”,是取得成功的关键“密码”。从《纪律故事会》这本书中,我看到了一个个关于纪律的历史故事,而这些故事只是百年党史中的沧海一粟。在我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历史长河中,有着众多这样类似的故事,我不禁想起“十万解放军睡马路”的场景。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争刚结束,市民们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看到了一个震惊的场景,解放军战士一个个睡在马路边上,即使被雨水冻得瑟瑟发抖,即使身上的血迹还未干,也坚决不入民宅。原来为了不扰民,解放军在入城时就定下了一条铁律“入沪不入户”,所以就有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场面,解放军战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人民的承诺。
时光荏苒,共产党人的严明纪律已成为历久弥新、永不褪色的“勋章”。作为共产党员,我们要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,内化为言行准则,切实做到学纪、知纪、明纪、守纪。
《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八讲》
▲光大银行杭州分行 吴杰
简 介
《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八讲》是教科书,也是清醒剂,它以清晰的脉络和生动的案例,为我们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。
心得体会
每一次翻开书页,仿佛走进了一个纯净的世界。书中的文字如清泉般洗涤内心,让我更加明白清廉自律是银行人的底线,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,让我能够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,看清方向,坚守初心,不为所动;书中的文字又如明灯般照亮前行的道路,让我对党的事业充满热情,矢志不渝。
每一次深入思考,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激荡。我意识到,作为一名银行员工和党员干部,身肩责任使命,不仅是对工作的敬业与投入,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。我意识到,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,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,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。我意识到,清廉自律是一种责任和义务,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,必须以过硬的品德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。
每一次内心交流,仿佛经历了一次灵魂的升华。我更加明白,清廉自律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约束和规范,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。我更加明白,要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,这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;要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,赋予我不断成长前行的力量。我更加明白,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,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为外物所扰,不为名利所累,始终坚守内心的光明。
《追问》
▲广发银行杭州分行 胡省林
简 介
《追问》一书是由作家丁捷所著的纪实文学,作者历经两年,从中纪委和江苏省纪委提供的633个案例中,遴选出近30个地厅级与省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,并与13名落马官员在监狱或办案点面对面交谈,最终完成《追问》一书。该书于2017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首次出版。
心得体会
我自己是广发银行一名基层纪委书记,繁忙工作的间隙,捧起《追问》这本书,寻得宁静沉浸于书页之间,仿佛置身于充满忏悔与反思的世界,内心涌起复杂而沉重的情感。书中落马官员的每一个故事,皆是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,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的主角,都曾在权力舞台上风光无限,却最终在贪欲泥沼中迷失自我。他们曾经心怀壮志,誓言为人民谋福祉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。然而,随着地位上升,诱惑如潮涌来,他们的意志开始动摇,防线逐渐崩塌。书中的人和事,如同一面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的弱点,在他们由风转腐,最终锒铛入狱过程中,即便有过短暂的挣扎与犹豫,最终还是被贪婪与欲望俘虏。这些故事让我明白,人一旦突破道德底线,就会坠入无尽深渊,难以自拔,最终受到反噬。
阅读过程中,我的心情自是难以平静。这些落马官员的经历,令我痛心和惋惜,也更坚定了我的责任与使命。我所处的单位,未曾发生腐败案件,但作为纪委书记,我深知强化廉洁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。它是价值观念、道德规范,更是行为准则。一个廉洁文化建设得好的社会或是企业,能让人们自觉抵制诱惑、坚守正道,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。
当夜幕降临,合上书本,思绪仍在书中故事里徘徊。时时回眸,落马官员的悔恨泪水仿佛化作点点繁星,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,坚守廉洁阵地。作为执纪者,我将不断加强学习,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,不仅熟悉党纪国法,更要深刻理解廉洁文化内涵意义,如此才能更好履行职责,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保障。
浙江省银行业协会
长按二维码关注
长三角微信矩阵
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
江苏省银行业协会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
宁波市银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