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组织全省农商银行系统深入实施 “民营小微金融滴灌工程”五年行动计划和金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,铺好民企向上生长、向外发展的金融高速路,算好服务触达加法和降本让利减法。
截至3月末,全系统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991.39亿元,较年初新增595.28亿元,承担了全省1/4的小微企业贷款和1/4的民营企业贷款,切实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农商担当。
义乌市瑶芷电子商务商行是一家以对美出口为主的电商企业,其对美出口占比高达70%。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,给该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。关税增加导致成本上升幅度在10%-60%之间(具体涨幅因货值不同而有所差异)。
为了应对关税冲击,义乌当地农商银行通过外汇业务手续费减免、结售汇汇率优惠等措施,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,同时,及时为企业送去最新政策动态,如办公仓库租金减免、退税等,现金流压力得到缓解。目前,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,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、加强品牌建设来增强议价能力,并积极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。
绍兴柯桥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贸易集散中心,全区经济外向度高达71%。今年以来,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冲击,当地农商银行根据外贸企业实际需求,推出“关贸避险贷”产品,融资品种涵盖人民币、美元、欧元、日元等,当地只要近一年进出口量达1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均可申领。
为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,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系统化推出各项赋能举措。联合商务部门启动“高能开新局 百场连万企”助力高水平开放专项行动,组建千人外汇专员团队,帮助外贸企业及时了解政策,降低国际市场风险。实施普惠金融组合拳,推出汇率优惠、费用减免、利率补贴等让利措施,今年已为外贸企业减费让利超2亿元,提供超1000亿元的信贷支持。
走进浙江嘉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一场特别的“金融问诊”正在进行。莲都农商银行“管家式”金融服务团队正为企业主量身定制融资方案。
不论是租住厂房的初创企业,还是自建工厂的民企大厂,在莲都,都能享受到农商银行带来的“速贷”融资服务和“管家式”的全流程服务。
到3月末,该行新增支持小微企业99家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新增6.62亿元,做到了以全流程服务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全周期成长。
去年以来,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立足全省民营小微企业需求共性和各县(市、区)实际情况,建立了“1+N”产品研发模式,推出了以“利率先低后高、本金先小后大、还款先松后紧、抵押先少后多”为特征的“成长贷”产品矩阵,和以税务、流水等数据为支撑的“线上秒贷”服务,形成有农商银行特色、适配性强的360°小微金融产品服务体系。
走进衢州市衢商总会,当地农商银行的“金融特派员”正手持移动终端,为商会会员现场办理“衢商信用贷”。
这是该行与衢商总会创新“金融+异地商会”服务模式,联袂上演金融助企“双城记”。这些“金融特派员”逐户走访、上门服务,让衢商协会的成员企业足不出户享受优质金融服务。
有商会会员表示:“我们经常像候鸟一样往返两地,但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从未断档。”
通过派驻专职人员、定制特色产品、搭建授信通道,柯城农商银行服务在衢商协会44家,其中签订党建联建25家,累计授信超100亿元,贷款余额25.47亿元,架起跨域发展的“金融高速路”。
柯城农商银行的创新服务实践背后,有着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强大的服务网络支撑。目前,全系统有4000多个营业网点、1万多家丰收驿站(金融服务点),织起一张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服务网,并通过“百行进万企”等行动和网格化管理,触达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神经末梢。
凌晨四点的嘉兴海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,海盐农商银行的“晨光服务队”正为水产商户现场办理着“云商贷”。
随着第一筐稻田小龙虾的搬卸,水产商户张先生的手机“叮”的一声响起,海盐农商银行的30万元“云商贷”即时到账。“货品上架、资金到账”的无缝衔接,正是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服务民营经济的又一个缩影。
张先生说:“这种办贷效率就跟刚出水的小龙虾一样新鲜,而且利率还比以前便宜不少,生意再忙也不愁资金。”
成本是民企发展的生命线,也是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服务民营企业所关心关注的。聚焦商户融资效率提升,结合配套的专项利率优惠活动,有效解决了小微商户融资难、贵、慢的问题。
近年来,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在民企减费让利上持续下功夫,通过降利率和节约转贷、汇兑成本,为企业节省资金超百亿元。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
浙江省银行业协会
长按二维码关注
长三角微信矩阵
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
江苏省银行业协会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
宁波市银行业协会